【精彩论文】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电力管廊覆盖优化技术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电力管廊覆盖优化技术
钟成1, 翟迪2, 陆阳2, 刘晓波3, 王心如3, 赵雄文3
(1.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河北 雄安 071000; 2.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2209; 3.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引文信息
钟成, 翟迪, 陆阳, 等.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电力管廊覆盖优化技术[J]. 中国电力, 2023, 56(8): 68-76.
ZHONG Cheng, ZHAI Di, LU Yang, et al. Coverage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of power pipe gallery based on improved gray wolf algorithm[J]. Electric Power, 2023, 56(8): 68-76.
基于以上研究,面向电力通信网络的WSN覆盖优化问题,应用启发式算法虽然可以提高网络的覆盖率,但是未考虑存在障碍物的部署环境要求、终端节点的业务需求问题,且整体的优化效果有待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非线性收敛因子和差分进化的改进灰狼算法(neuron initial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grey wolf optimization,NDGWO),应用于电力地下管廊的WSN节点覆盖优化。本文首先分析终端业务的通信需求并建立基于最低接入速率的覆盖感知模型,然后在地下管廊交汇场景下对所提覆盖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同时选取已有文献中的3种算法在同样环境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快收敛速度,并且可实现更高的网络覆盖率增量。
为更贴近实际传感器节点部署环境,设监测区域为存在障碍物的 L×W 矩形二维平面,共分布有 I 个可移动的同构WSN节点,其集合表示为 λI={1,⋯,i,⋯,I} ,WSN节点 i 的二维坐标为
本文将最大化管廊区域的总覆盖率作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由于该目标函数高度非凸,传统的凸优化方法难以有效解决该问题。相比之下,群智能算法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15-18]。其中,GWO算法根据灰狼个体在种群中的社会层级,模拟群体的包围狩猎机制来求解最优值,在WSN中被广泛应用[11-13]。许多研究表明:与PSO和DE等算法相比,GWO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搜索能力[19]。然而,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且稳定性较差。因此,本文基于GWO算法提出了改进的NDGWO算法,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2.1 基于Neuron映射的种群初始化
设种群中共有 K 个灰狼个体,每个个体代表一种WSN节点部署方案,灰狼种群集合表示为 XGW={X1,⋯,Xk,⋯,XK} ,种群中第 k 个个体的位置表示为
本节采用基于Neuron映射的种群初始化方法,将混沌值引入到搜索空间中, 以确保种群均匀分布并保持多样性。Neuron映射是具有非线性反馈的混沌映射,该映射主要由双曲正切函数和指数函数构造,可表示为
式中: zk 为初始化第 k 个灰狼个体所对应的混沌值; η 为衰减因子; φ 为比例因子。一般在 η∈(0,1) 时,Neuron映射产生的序列为混沌状态。本文参数取值为 η=0.5 , φ=5 ,根据式(6)进行仿真,其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Neuron映射分岔图
Fig. 1 Neuron mapping
对于式(6)产生的混沌序列,通过将其线性映射到搜索空间的上下界得到灰狼个体在搜索空间中的坐标值为
相比于文献[20-21]的指数、对数收敛因子,该非线性收敛因子有着从全局搜索到局部搜索的转变,避免了对数收敛因子过于激进导致的搜索精度降低和指数收敛因子过于保守导致的收敛速度降低。相比文献[22]的余弦收敛因子,降低了算法前期的变化速度,可提高稳健性。各收敛因子随迭代次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收敛因子随迭代次数变化曲线
Fig.2 Variation curves of different convergence factors with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在NDGWO算法中,差分进化策略通过随机选择2个个体生成差分矢量,并利用变异、交叉和选择等操作对当代个体进行扰动,最终通过群体差异的演化寻找全局最优解。其中,变异策略扩大了种群的多样性,增强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算法迭代初期采用较大的动态变异概率,以促进全局搜索;而在迭代后期通过降低变异概率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差分进化策略的主要步骤如下。
1)将2个不同个体的差分矢量加入第3个个体中进行变异。变异个体的生成可表示为
式中:
本章基于NDGWO算法对WSN进行覆盖优化,通过优化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以使待监测区域的覆盖率最大化。通过将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抽象为灰狼种群猎食时的寻食、跟随、狩猎过程,NDGWO节点部署优化算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图3 NDGWO节点部署算法流程
Fig.3 Flowchart of NDGWO algorithm
10)判断算法迭代次数 t 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达到,则将当前最优的灰狼个体作为最优节点部署方案并输出最优覆盖率,否则,令 t=t+1 并返回步骤4)继续执行循环。
本文以某一中型城市的城市地下管廊交汇场景为例,将待监测区域建模为 40m×20m 的矩形平面,构建网络仿真环境。其中设置有4个 15m×5m 的障碍区域,WSN节点感知半径3 m,可以部署在管廊中间2 m宽的墙顶区域及靠墙4 m的管线区域,待监测节点的业务类型以信息采集类业务为主,包括以1 m间隔分布在管线上的运行状态监测节点和以5 m间隔分布在墙顶的环境信息采集节点等。考虑到地下管廊中电磁环境的复杂性,路径损耗指数 α=3.7 ,实验中其他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仿真参数设置
Table 1 Simulation parameters setting
在融合了大量水、电、气等多种工程管道的地下管廊中,WSN能够随时随地远程监控管廊内大量的电压、电流、相位角、温度、湿度、频率等信息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送至控制平台。图4给出了NDGWO算法在电力地下管廊环境下的覆盖优化对比。图4 a)给出了 I=25 时的初始节点分布,其中WSN节点随机部署在目标区域内,覆盖率为75.25%,存在覆盖空洞和覆盖冗余问题。图4 b)给出了经NDGWO算法优化后的传感器节点最终部署情况,相较于初始的随机部署,节点位置更为均匀,覆盖率有显著提升。对比图4 a)与图4 b)可知,利用NDGWO算法得到的网络最终部署覆盖率达到97.75%,网络覆盖率增量达22.5个百分点。
图4 管廊环境中NDGWO算法覆盖优化对比
Fig.4 Coverage optimization comparison of NDGWO algorithm in pipe gallery environment
图5给出了在传感器节点数 I=25 且初始种群最优覆盖率相同时,NDGWO算法、GWO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与采用精英策略的随机部署算法的网络覆盖率情况。从图5可以看出,相对于随机部署,4种算法优化后的覆盖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NDGWO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情况,在迭代250次左右时进入收敛阶段,而改进粒子群算法则在迭代60次左右逐渐停止优化,节点覆盖率为91.50%。GWO算法由于中期上升缓慢,陷入局部最优,最终节点覆盖率为92.75%。从图5可以看出NDGWO在迭代过程中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并且能够多次跳出局部最优解。一方面是由于引入了非线性收敛因子和差分进化策略,NDGWO算法寻找全局最优解的能力有着显著提高,传感器节点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动态调整其部署策略,使得种群搜索更有效地向最优逼近,从而避免了局部最优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优化精度;另一方面得益于Neuron混沌初始化,种群中灰狼个体的初始分布不会聚集在同一区域,种群的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证,从而加速了算法的收敛。GWO算法的线性收敛因子并不能权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同时种群的多样性和当前最优解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持,因此收敛速度较慢,并易陷入局部最优。改进粒子群算法由于仅通过历史最优和当前最优个体作为种群搜索的指引,其搜索方向缺乏动态调节,种群的多样性不足,因而易发散且求解精度较低。
图5 管廊环境中网络覆盖率和迭代次数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coverage and iteration times in pipe gallery environment
图6给出了网络平均覆盖率与WSN节点数量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随着WSN节点数量的增加,网络平均覆盖率也随之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稳。其中,NDGWO算法的优化效果整体上优于其他算法,最终达到100%的覆盖率,且在覆盖率增量上大于其他算法。当节点数量为20时,NDGWO算法优化后的覆盖率与其他算法的差值最大,比改进粒子群算法高约9个百分点,比GWO算法高约11个百分点,比随机部署约高1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NDGWO算法所采取的差分变异策略充分扩大了解空间的搜索范围,且在灰狼种群更新过程中,灰狼个体受到3个头狼的综合引导,避免了所有种群个体集中向最优解方向运动,优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中仅根据最优解更新种群其余个体的方式。此外,从图6中可以看出,采用NDGWO算法能够使用更少的WSN节点实现与其他算法相同的覆盖率,进一步减少了系统部署和运行成本。
图6 管廊中网络覆盖率和WSN节点数量关系
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coverage and the number of WSN nodes in pipe gallery environment
图7给出了覆盖区域内节点平均速率与WSN节点数量的关系,待监测节点的平均速率需求约为100 kbit/s。从图7中可以看出,本文所提覆盖模型在不同WSN节点数量中的平均速率均大于基于距离的概率监测模型,且始终能够保障待监测节点的通信需求。在节点数量较少时,各子信道分配有充足的带宽,因此2种模型均能为覆盖节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多,各节点所能使用的带宽减少,区内干扰的影响增大,基于距离的概率监测模型需要服务信道状态较差的节点,反而对其他待监测节点造成干扰,使得系统整体的平均速率降低。而本文所提覆盖模型通过对最低接入速率进行约束,减少了信道质量较差的用户对系统整体造成的干扰,能够有效地满足待监测节点的通信速率需求。
图7 管廊中节点平均速率与WSN节点数量关系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communicatio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WSN nodes in pipe gallery environment
(责任编辑 张重实)
作者介绍
钟成(197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从事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传感与量测技术研究,E-mail:hebeizhongc@163.com;
★
翟迪(1989—),男,通信作者,博士,从事物联网、无损探伤、室内定位技术研究,E-mail:dasluogu@163.com;
★
陆阳(1984—),男,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从事电力传感网、智能电网、电力传感技术研究,E-mail:luyang@geiri.sgcc.com.cn;
★
刘晓波(2000—),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无线传感网络、电力物联网研究,E-mail:3025066980@qq.com.
往期回顾
审核:方彤